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包装与食品机械参考文献代码(食品与机械刊号(3)

来源:包装与食品机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上初中的时候,我看的书不太多,《北国草》是我看的第一部小说,然后我看了《拿破仑传》。这些都是暑假时,在瓜棚里看瓜时看的。当时班里流行看琼

上初中的时候,我看的书不太多,《北国草》是我看的第一部小说,然后我看了《拿破仑传》。这些都是暑假时,在瓜棚里看瓜时看的。当时班里流行看琼瑶小说,我对那个不感兴趣,就没看过。

大学里,多数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但是看了的书,也都忘得差不多了。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把四本《约翰.克里斯朵夫》看完了。虽然我现在对其内容,没有一点印象了,但是,还是感觉自己当时能把这四本史诗般的书看完,还是挺厉害的。还有一本就是《荆棘鸟》,后来上班之后,我又把它刷了第二遍,感觉比第一遍理解得深多了。

90年代,我开始看《读者》,还买了收藏。现在家里还有几十本《读者》。虽然我没有每期都买,一般见到还是会把它淘来的。我好买过期的《读者》,3块钱一本,现在这些都还保留着。

儿子读的书,大多数是自己买的。他喜欢看什么书,就自己用零花钱买回来了。他存得最多的书是《漫画派对》。儿子喜欢读书,去部队之后,还给我寄了几次书过来,比如《三体》,李诞的《笑场》、《候场》。

女儿读的书,是成套成套买的。她一般在学校里面知道同学们读哪些书,回来就让我们给买。书柜里的书,已经换了几茬,从《马小跳》、《笑猫日记》到现在的《风声》、《狼图腾》、《重返狼群》。一般换一次书,我就把原来的书用箱子给封起来。我要留着,以后给我孙子看,还可以省一大笔钱来。

再说说我老公吧,他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个故事,就是上小学时,他在课堂上读这本书,让班主任金老师给没收了。第二天,金老师又还给他了,说这样的书是可以读的。严重怀疑,当时老师也没读过这本书,拿回家之后,发现是满满的正能量,又给还回来了。年初我家才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它是初二的必读书目。

上班后,老公的一个同事,要随她的丈夫去北京,就把她的好多藏书,都送给了我老公。如《萧伯纳传》、《情感教育》、《残酷的天才》、《围城》。还有些学术类的,因为和我们的专业不对口,留了一部分,有一部分在搬家的时候就处理掉了。

蕞后,再来说说我老公的爷爷的父亲的藏书。是不是有点拗口?就是我老公的太爷爷的藏书。

太爷爷是祖传的老中医。到太爷爷这一辈,已经祖传三辈了。太爷爷的藏书,都是手抄本中医书,好多都是孤本,非常非常的珍贵。可惜,在文化大革 命时,我老公的家让人给抄了,被拉走了好几大车中医书。那些几代人保留的珍本,都被销毁了。这些书的价值不可估量。

说起藏书,好多家庭,绕不过去的就是文化大革 命那一劫。还是不说了吧,心里疼,嚯嚯地。

二战遗址发现日军罐头居然仍可食用?

在的东北和日本的本土,都曾经在不同地方发现过日军二战期间留下的军粮罐头。比如我国东北大兴安岭的日本人在二战时修建的虎头要塞;日本本土的四国的小豆岛,等等。

有的打开之后,甚至还保持着原来的物理状态。所以有人认为这些罐头经历了70多年,竟然还可以吃。

实际上密封铁皮罐头形成的一个真空厌氧环境,导致里面的军粮经历几十年,除了糖类和氨基酸发生部分变异之外,基本上还能够保持当初的形态。

这本质上和古墓里的木乃伊的性质是一样的。因为真空无菌的状态,使得其形态特征栩栩如生,但是其实已经是另一种存在了。

所以这只是理论上可以食用,但毕竟经历过几十年,也是味同嚼蜡,毫无原来的口感和营养。所以基本上罕有人尝试。

二战的时候,即便是日本这种乞丐版帝国主义也早已经实现了军粮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了,当时利用高温杀菌的技术也早已经成熟。所以口粮罐头放个几年都是可以照常食用的。

密封罐头包装食物,本身也不是日本人发明。只不过在二战期间,因为战争口粮长期长距离运输存储的需要,而被各国广泛运用。

但是很可惜,我国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才实现了单兵口粮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而且当时军粮比较单一,主要是红烧肉、牛肉等罐头加压缩干粮。

这比起二战时的美国单兵口粮,仍然差了半个世纪。美国二战时的单兵口粮,野战食品的种类超过23种,都考虑到了各种不同战斗环境下,如何合理搭配膳食问题。

即便和二战时期的日本相比,也就是持平水平。而这里也相差这30多年的水平。

文章来源:《包装与食品机械》 网址: http://www.bzyspjx.cn/zonghexinwen/2022/1212/497.html



上一篇:包装与食品机械参考文献格式(包装机械论文的
下一篇:毕业论文的最后致谢怎样写(关于食品包装的论

包装与食品机械投稿 | 包装与食品机械编辑部| 包装与食品机械版面费 | 包装与食品机械论文发表 | 包装与食品机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